从“心”出发,新学期心理调适指南

阅读次数:293创建部门:宣传部发布时间:2022-02-19

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,我们每一个人都时刻关注它的动向,这使得我们的心理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这种情况容易因为认知偏差导致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出现问题。如焦虑烦躁(坐立不安,心悸心慌,不知所措)、恐惧(担心自己被感染)、心情郁闷、担心、强迫(反复洗手、反复想象被感染,为此而痛苦)、负性情绪、压力等等。一旦疫情出现(如最近爆发的奥密克戎疫情),难免会有被封控、隔离的情况,会打乱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,这些都可能让我们感到紧张与不安,甚至焦虑与恐慌,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,消极情绪的出现只是一个信号,提醒我们需要去照顾一下自己了。那如何建立有效的应对方式、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,最终战胜病毒呢?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我们为大家提供的心理调适方法,积极面对当下的疫情形势,以积极心态科学应对疫情,期待春暖花开。


一、新冠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指南

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针对不同人群,该如何缓解因疫情产生的各种负性情绪,专家提醒您应该这么做。

(一)患者及其家人

(1)增加对自身状态的理解度,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、担心等负性情绪,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,适度宣泄。

(2)保持稳定状态,如稳定的居所、定时吃饭、按时休息。可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实现,如深呼吸放松、音乐放松、冥想、蝴蝶拍等(可借助网络软件下载相应音乐、视频引导放松练习)。

(3)采纳积极的应对措施,包括规律生活,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,与家人、朋友交流和沟通,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能有愉悦感的事。

(4)必要时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到医疗机构就诊。

(二)延迟开工开学的普通人

(1)指定一个计划: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,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。

(2)钻研一件事情:看书、听音乐、写字、学习一项新技能等。

(3)找到一种支持: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;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,可通过电话、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。

(4)进行一项锻炼:心情烦躁时,做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。

(5)思考一些体验: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。

自己无法调整时,应当拨打热线电话或寻求在线心理咨询。

(三)医护、公安、社区等一线工作者

(1)合理设置值班,设置工作持续时间,适当轮休,在休息场所播放一些轻音乐。

(2)如果您感到很难过,找一个没人的地方,自己好好哭一场。

(3)如果有条件,办公室或者工作休息的场所放个沙袋,做一些拳击性运动。

(4)语音聊天,找自己特别想聊的人说说话。

(5)室内运动,打太极拳、举重、仰卧起坐等。

(6)通过可能的途径第一时间或定期与家人沟通交流。

(四)密切接触者和接受医学观察的人员

(1)关注积极信息,特别是疫情防控进展的积极信息。

(2)关注自我防护和应对压力的科学知识,掌握调整情绪状态和行为的科学方法。

(3)增强信心,让积极信息和科学知识发挥作用,认真配合社区和疾控部门的工作。

(五)普通公众

三大调整原则:一是全面观察自己的情况;二是用心倾听主流的声音;三是保持与家人及外界的联系。

具体做法:

(1)适度关注疫情和了解防护知识,最好安排在每天固定时间。

(2)固定时间测量体温。

(3)调整生活状态,按日常生活规律生活,注意吃好、睡好,作息要有规律。

(4)找家人、朋友聊天,通过微信、电话、网络联系。

(5)放松训练:如做一些深呼吸、跟着音乐活动身体、做一些平时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,做自己原来没有时间做的事情;如读小说、追剧等。

(6)如发现自己发热应及时就医。

(7)不要过量饮酒、吸烟、服用药物,也不要过度工作和过多睡眠。

 (资料来源:新华网)



二、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



(资料来源:健康中国)